母牛从妊娠后期转换至泌乳,需要大量的生理适应。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涉及到钙的平衡。不能维持合理钙浓度的母牛,易于发生产犊后早期的代谢疾患,并产奶减少。这些母牛可分为亚临床低血钙症(刚好低于正常),具有每100毫升血液5.5~8.0毫克之间的血钙浓度,或常称为产乳热的临床型低血钙症,其血钙浓度低于每100毫升5.5毫克以下(显著低于正常)。
一个忽略的问题
围产母牛维持合理血钙浓度的重要性,似乎已被忽略和忽视。一个2012年发表的研究指明,比较与两个在新产母牛普遍检测的能量代谢物,钙对泌乳早期的奶产量更为重要(见表1)。该研究显示血钙浓度具有比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β-羟丁酸(BHBA)对产奶量更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状况可能持续至产犊后的第三周。
表1. 按产犊后周数进行的血液测定以及与之相关的奶产量损失。
测定代谢物 | 高风险群内动物比例,% | 估计的奶产量损失,千克/日 | P值 |
产后第一周 | |||
NEFA≥0.7毫当量/升 | 41 | -3.9 | 0.001 |
BHBA≥1400毫摩尔/升 | 12 | -5.3 | <0.001 |
钙≤2.1毫摩尔/升(8.4毫克/100毫升) | 23 | -5.7 | <0.001 |
产后第二周 | |||
NEFA≥0.7毫当量/升 | 12 | -3.7 | 0.03 |
BHBA≥1400毫摩尔/升 | 20 | -3.3 | 0.01 |
钙≤2.1毫摩尔/升(8.4毫克/100毫升) | 8 | -0.5 | <0.001 |
产后第三周 |
NEFA≥0.7毫当量/升 | 0 | 无相差 | |
BHBA≥1400毫摩尔/升 | 0 | 无相差 | |
钙≤2.1毫摩尔/升(8.4毫克/100毫升) | 4 | -15.6 | <0.001 |
来源:摘自Chapinal等,2012 |
隐藏的疾病成本
虽然我们对围产母牛的钙代谢已经有所了解,但并不完全。这导致为了维持合理的钙浓度和减少临床和亚临床低血钙症发病率的目的,在母牛产犊前的饲喂上存在着相当大的推荐差异。这种推荐上的差异,在于行业内有关亚临床低血钙症的合理限定值上还存在不同的争议。
用于确定亚临床低血钙症的传统血钙浓度是每100毫升8.0毫克,但近期的研究挑战了这一传统的阀值,并建议围产期母牛更为合理的血钙浓度在每100毫升8.5毫克或以上。采用提升的亚临床低血钙症阀值水平至每100 毫升8.5毫克,并应用衣阿华州Ames全国动物疾病预防中心2011年的资料,亚临床低血钙症在第一、二和三胎次母牛的发生率,将分别从 25%上升至51%,从41%至61%和 49%至67%。
虽然临床型低血钙症(产乳热)的每个病例,比亚临床低血钙症有更显著的成本和费用,但在一般的奶牛场,亚临床低血钙症的发生率远高于临床型病例的15倍,因而亚临床低血钙症造成的损失,实际上远大于临床型低血钙症。
研究
发表在乳业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支持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
1.产犊前和产犊后的亚临床低血钙症,对奶产量和繁殖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2.提升亚临床低血钙症的阀值水平从每100毫升的8.0毫克至8.5毫克,更适合于描述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负面影响点的开始。
在一项具有55个牛群和1900多头母牛的研究中,研究者指明了两个关键点:
1.在产犊前一周内,高风险母牛(血钙浓度相当或小于每100毫升8.4毫克的母牛),比低风险母牛(每100毫升高于8.4毫克的母牛),在产犊后前4次DHI测定中少产奶3.18kg。
2.在产犊后1周、2周和3周内列入高风险群的母牛,比低风险群的母牛在第1次DHI测定中产奶量明显减少(见表1)。这说明产犊前和产犊后的低血钙浓度,都对泌乳早期的奶产量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在考虑减少亚临床低血钙症的策略时,这是需要留意或记住的一个重点。用口服的产品治疗,虽然对临床型低血钙症和产犊后的母牛有效,但却没有注意到产犊前的亚临床低血钙症对奶产量的负面影响。
产犊前后时间内的钙状态已显著影响了繁殖。研究报道,具有每100毫升多于9.2毫克血钙浓度的母牛,在产后第一次人工授精中有可能多1.5倍的受孕率。如果母牛在泌乳开始的前3周期间有如下的血钙浓度,则第一次人工授精就有多1.3倍可能的受孕率:
●在产犊后1周:多于每100毫升8.8毫克;
●在产犊后2周:多于每100毫升9.2毫克;
●在产犊后3周:多于每100毫升9.6毫克;
弗罗里达大学在2012年的研究,在他们监测泌乳开始的三天内,认为更合理的血钙浓度阀值可能在每100毫升8.59 毫克。研究者观察到,列为亚临床低血钙症的母牛处于发展为产乳热和子宫炎的较大风险中,比有合适血钙浓度的母牛具有较低的妊娠率和至妊娠的更长间隔。
为了成功的指导意见
保持围产期母牛合理血钙浓度的好处已十分明确,包括代谢疾病的减少,较少的感染性疾病,较高的奶产量和更高的繁殖率。降低临床型和亚临床型低血钙症最为实用和有效的方法,是在产前饲喂负饲粮阳阴离子差(DCAD)的饲粮。为了管理一个成功的产前负DCAD饲粮,要考虑下述的指导意见:
●充分酸化的饲粮,使DCAD在-10至-15 毫克当量/100克干物质之间。选择适口的阴离子矿物产品,有利于既达到低的DCAD,又保持高的干物质采食量。
●为确保母牛血液酸化,常规或定期地检测尿液pH值,特别在明显的饲粮组分变化以后。荷斯坦母牛的目标尿液pH在6.0和6.3之间,而娟姗母牛则在5.6和6.2之间。同时要检测水的质量,因为水的硬度、pH、碱性和矿物质含量均可能影响动物的酸化。
●产前饲喂至少21天。要留意有些提早产犊的母牛,让其在干奶后期栏舍内待留较长的时间。合理平衡的负DCAD饲粮,可以安全地饲喂较长的时间。
●饲喂合理水平或数量的钙(每日165~190克)、磷(每日43~50克)、镁(每日53~59克)、氯(每日94~118克)和硫(每日51~55克)。
●定期在产犊当天并有可能至产犊后一周内采集一定数量的新产母牛血液,确定总血钙浓度。
这些研究已将我们的注意力集注在围产期母牛血钙的重要性上。要合理饲喂阴离子饲粮,并定期监测尿液的pH、产犊那天的血钙水平和新产母牛的疾病状况,提升的奶产量对奶牛场的利润具有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