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我公司技术人员在走访养户过程中发现,蛋鸡腹泻是困扰蛋鸡养殖生产的一种常发,多发病。其表现为不易治愈,产蛋高峰达不到要求等,部分鸡群出现沙壳蛋。使用抗生素治疗,用药期间有一定效果,停药后又复发。现将发现的客户存在问题及好的防控措施介绍如下:
一、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①开产时出现拉稀;②产蛋鸡群从开产到换为产蛋期料, 一直持续到进入高峰期或高峰期内仍有腹泻的现象, 仅表现为水泻或粪便稀薄;③拉稀的症状非常顽固, 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 或仅在用药期症状有所缓解, 停药后很快复发;产蛋率上升缓慢或无产蛋高峰, 蛋重小、蛋壳颜色发白、部分出现沙壳蛋;④病鸡常表现为肛门处羽毛常被稀便沾污, 被毛不整或发育不良。⑤鸡群中经常出现由于拉稀体弱发病鸡只, 严重时有零星死亡。
病鸡肛门处羽毛常被稀便沾污
二、病因分析
1.生理性腹泻: 鸡开产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应激, 应激也会导致拉稀,初产蛋鸡代谢旺盛,生理变化大,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使得大部分营养物质供应产蛋,抗应激能力下降,再加上此时饲料更换过快,消化道难以适应,从而引起消化功能异常,发生腹泻。
2.营养性腹泻:①育成期添加麸皮量太高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米糠、麸皮,使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过高,肠道蠕动速度过快而引起腹泻,大量实验证明,粗纤维的含量越高,蛋鸡持续拉稀的时间就越长。②有的养户使用的石粉质量差,颗粒过大,即引起钙的吸收不良,又刺激肠道蠕加速,从而引起腹泻。③青年鸡换成产蛋鸡料过渡的时间短, 产蛋料中的钙含量高, 不能适应。④药物性腹泻误把非病原性腹泻当成病原性腹泻治疗,单纯使用抗生素,结果大量、长期、重复使用,造成了机体消化功能紊乱和肠道内正常菌群比例失调,引起药物性腹泻。⑤饲料中食盐含量超标以及金属类中毒。⑥饲料霉变,引起鸡群严重的腹泻、拉稀等现象。
3.疾病因素: ①大肠杆菌病引起的肠炎, 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拉稀现象且很有可能造成鸡只的零星死亡;由于出现腹泻大量施用药物, 从而造成开产鸡出现肾炎, 代谢出现障碍, 从而导致严重水泻。②我国鸡白痢、副伤寒沙门氏菌种鸡场净化尚有鸡度,一般蛋鸡场未做净化,感染较普遍,常引发腹泻问题。③非典型新城疫等病毒性疾病引起的腹泻。
品质较差玉米原料
品质优良玉米原料
三、防治策略
1.加强饲养管理:①蛋鸡开产时尽量减少各种应激, 如控制好开产日龄, 缓慢增加光照。②更换饲料时要有一段时间的过渡期, 饲料中钙或蛋白质的增加一定要缓慢而适量,一般在3天内换完,以防止饲料中过高的鱼粉和蛋白质对肠道的刺激,在饲料中添加0.3%-0.5%的碳酸氢钠,或在饮水中添加0.1%的维生素C,连用5-7天。③加强育雏育成期的饲养和管理在育成后期,减少饲料中麸皮的添加量,育成期麸皮的添加量一般控制在3%-6%,粗蛋白含量不超过16%,食盐不应超过0.3%。
2.搞好环境卫生以减少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疾病的感染。做好蛋鸡开产时或开产后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使用高品质的复方阿莫西林是一种很好的防治选择。当鸡群发病时要及时控制,缩短治疗时间。
3.做好常见疫病的免疫工作。新城疫、禽流感H5、H7N9、H9免疫抗体维持在较高水平,一般要求高于8 Log2。
4.添加酶制剂饲料。中长期 添加酶制剂,保护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和调节能力, 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5.限水。刚开产的鸡在室温不高、采食不影响的情况下,可适当限水。
6.本病发生后,关键是确定病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主要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 同时配合对症治疗, 重点是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
7.在饮水中使用酸化剂,防止细菌的繁殖,增加采食量和肠道健康。
四、治疗方案
综合我公司对病例的防治实践,总结出如下的防治方案。
复方阿莫西林粉500g+澳可新300g,兑水1吨,连用3-5天。洁净或澳碘加强消毒
产品配图
复方阿莫西林粉
【产品介绍】
本品为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复合制剂。
对畜禽慢性呼吸道疾病、尿道炎、输卵管炎,皮肤软组织及肝胆系统等感染疗效显著。
【产品特点】
1.增强抗菌性,减少临床用量,更安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连用,使病原菌对药物恢复敏感,同时使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明显降低,增强抗菌活性且扩大抗菌谱抗菌效力几何倍数上升。
2.扩大抗菌谱: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青霉素产生耐药的细菌仍有很强的抑杀作用。
3.作用快:1小时内达到血药浓度高峰。
4.生物利用度高:内服后92%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