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观察不同厂家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的使用效果。本试验选用临床乳房炎的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个乳区,挤奶后每个乳区注入一支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每12小时注入一次,连用3天;对照组27个乳区,挤奶后每个乳区注入一支药物A,每12小时注入一次,连用3天。每次用药后分别观察记录乳房红肿热痛和奶汁的变化情况,综合判定治疗效果。结果表明 试验组有3个乳区治疗无效,4个乳区好转,其余全部治愈,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6个乳区无效,4个乳区好转,其余全部治愈,有效率为77.8%。结果提示,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针对临床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优于药物A。
关键词: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泌乳期乳房炎,对比效果
奶牛乳房炎(mastitis)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乳牛的利用年限、产乳量和乳品质量,而且有害于食品卫生和人类健康。其中隐性乳房炎因为临床不表现出发病症状而被忽视,据统计,其发病率远高于临床性乳房炎,达到60-70%,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引发临床性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地阻碍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以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等优点深受兽医临床工作者欢迎。目前已在欧洲地区广泛用于奶牛泌乳期乳房炎的治疗。本试验目的旨在客观的评价不同厂家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对奶牛泌乳期乳房炎的使用效果,为该剂型的研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规格:8g:75mg(以头孢喹肟计),批号:20150101,由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研制。
1.2 对照药物
药物A,规格:8g:75mg(以头孢喹肟计),批号:201505001由某公司研制。
1.3动物分组与处理
选择临床乳房炎的病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个乳区,挤奶后每个乳区注入一支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每12小时注入一次,连用3天;对照组27个乳区,挤奶后每个乳区注入一支药物A,每12小时注入一次,连用3天。各组按正常泌乳期程序进行饲养管理。
由于临床乳房炎不治疗会引起乳房炎坏死甚至奶牛淘汰,影响奶牛场效益,故不设空白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1.4.1 泌乳期间奶牛乳房炎的判定标准 红、肿、热、痛等一系列炎症反应,乳汁稀薄、水状、啤酒状、絮片、脓块、血状、米粒状脓块、触诊软硬不一,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乳汁pH值的变化:正常奶为6.5-6.7,而发生乳腺炎的则接近7.4左右。
1.4.2 乳房炎治愈的判定标准 用药后乳房的红肿热痛消失,乳汁恢复正常,体温、食欲和泌乳量恢复正常,一周内无复发,判为治愈。
2 结果
试验组的33个受试乳区在用药后,其中26区乳区完全治愈,红肿热痛等症状消失,乳汁恢复正常,原患病奶牛的体温、食欲和泌乳量在一周内恢复正常;另外4个乳区症状有所改善,但连用3天后仍未痊愈,需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对照组27区受试乳区中,17个乳区治愈,4个有效,6个无效。试验组的治愈率为78.8%,有效率为90%,其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63.0%,有效率77.8%)。具体详见表1。
表1 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与药物A对奶牛泌乳期乳房炎的对比效果
药品 | 试验乳区(个) | 治愈(个) | 有效(个) | 无效(个) | 治愈率 | 有效率 |
试验组 (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 | 33 | 26 | 4 | 3 | 78.8%a | 90.0%a |
对照组 (药物A) | 27 | 17 | 4 | 6 | 63.0%b | 77.8%b |
注:因临床条件不允许,所以没有设空白对照组。
3讨论
头孢喹肟是德国赫斯特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第4代动物专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具有广泛强大的杀菌作用及低耐药性而深受广大养殖者欢迎,现已广泛应用于猪、牛的呼吸系统感染及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本试验从临床角度验证了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对泌乳期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能有效治疗奶牛泌乳期乳房炎,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同类制剂药物A,且差异显著。(作者:东方澳龙研发部 周淑贞 辜质纯 林孝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