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沙门氏菌病是指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成员所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包括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鸡伤寒。
一、 病原:
鸡沙门氏菌病是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的一大类细菌。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没有鞭毛不能运动外,其他均有鞭毛能运动。
二、 流行病学:
1、 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病原体,通过污染周围环境而在鸡群中引起本病的水平传播,水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通过交配互相传播。带菌种鸡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雏鸡。
2、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环境污染严重,卫生条件差,拥挤,通风不良等因素,均可加重本病的发生与死亡。
3、 鸡和火鸡对本病易感,雏鸡发生率较高。
三、 临床症状:
1、 鸡白痢:本病多发于10日龄左右,病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畏寒怕冷、聚集成堆。闭目缩颈,呈打瞌睡状,食欲减少或消失,个别鸡只嗉囊充满气泡;排白色浆糊样粪便,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干结的粪便封住肛门,排便困难,雏鸡因疼痛发出尖叫声。有的鸡群发生关节炎,行走困难或瘫痪。雏鸡死亡率较高。
2、 鸡副伤寒:雏鸡发病时与鸡白痢相似,发病后生长缓慢,腹部无毛发亮,雏鸡肛门不由自主的排出白色稀粪。个别鸡只外头转脖子有神经症。
四、 病理变化:
1、 肝脏肿胀、脾脏肿胀呈土黄色,表面有针尖大小灰白色坏死点,心脏表面有灰白色增生性结节,肺脏实变或有灰白色增生性结节,腺胃表面、肌胃表面均见灰白色坏死结节。肾脏肿胀内有白色尿酸盐沉积。
2、 神经症状表现的:大脑后部脑组织呈淡黄色化脓性坏死。
3、 雏鸡翅中关节一侧或两侧有水泡,里面充盈透明胶冻样水肿液;腿部跗关节肿胀,表面有一个或多个水泡隆起皮肤表面,剖开关节腔内及皮下水泡内均有无色透明胶冻样水肿液。
4、 十二指肠、空肠段、回肠段可见出血性炎症或增生性结节;盲肠内见淡黄色干酪样栓塞。(此病变多见于鸡副伤寒)。
5、 成年鸡:多见冠髯发育不良;肝脏、脾脏肿胀或破裂出血;卵巢坏死变形,呈椭圆形、三角形、钟摆状等变化;变色呈灰、白、黄、红、绿等色;卵黄液呈油脂状混浊或呈干酪样物。
五、 实验诊断:
1、 镜检:取病鸡肝脏坏死组织,做组织出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浅红色两端钝园卵圆形的小杆菌。
2、 分离培养:取肝脏、脾脏坏死组织,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置37摄氏度恒温向内培养48小时,可见琼脂平板上长有直径小于1mm针尖大小灰白色圆形无色透明的小菌落。
3、 可采集病鸡血清与沙门氏菌抗原做平板凝集试验。
4、 药敏实验:根据分离细菌做药敏实验,选取敏感药品进行治疗。
六、 预防与控制:
1、 防治:本病可用速可治(林可霉素、大观霉素)产品做开口药品饮水,控制脐炎等引起的病症。发病时可用康农可溶性粉(氟苯尼考)、庆大霉素溶液、恩诺沙星可溶性粉饮水治疗。
2、 预防:
(1) 净化种鸡群,杜绝本病的垂直传播。
(2) 饲料中尽量减少鱼粉的使用,减少水平传播。
(3) 用洁净(复合过氧乙酸制剂)、洁康(戊二醛制剂)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减少病原体的存在。
(4) 保证鸡群营养,减少应激因素,定期使用复方免疫多糖、复合多维素、酶合益生素等产品,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5) 积极灭鼠,减少本病由老鼠之间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