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商品肉鸡规模户养殖越来越多,由于生物安全体系不完善,经常发生病毒病和细菌病混合感染,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本人在生产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与防治体会简报如下:
一、 流行与发病情况:
山东某肉鸡养殖场饲养AA+肉子鸡6000只,28日龄以前鸡群表现非常正常,28日龄开始鸡群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发病2--3天后,鸡群采食量下降,然后出现死亡,用呼吸道药和大肠杆菌药饮水,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死亡增加,整个死亡率约在8—10%。据调查当地养殖户反映,该病发生有以下几个特点:1该病主要发生日龄在22—30日龄左右,尤其鸡新城疫疫苗第二次免疫以后发生较多。2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单用呼吸道药和大肠杆菌药品,均未见明显效果。3病鸡死亡率高,约在8—10%损失大。
二、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张口呼吸或有尖叫声,甩鼻、打喷嚏、咳嗽、有啰音,眼睛微闭,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采食量下降,病鸡出现拉希,很快死亡。
三、 病理剖检变化:
病鸡表现鼻腔、鼻窦发炎,粘膜潮红充血;眼睑结膜潮红,眼角有泡沫状泪液或脓性分泌物(图1)。有的眼脸肿胀;气管粘膜充血、出血,严重者整个气管粘膜潮红甚至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出血斑,有的出血斑连成片状。气管内有血色渗出液或黄色粘稠渗出液或淡黄色干酪样渗出物,严重者呈栓塞状堵塞支气管(图2);胸腹气囊浑浊、增厚,气囊内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心脏表面、肝脏表面被覆一层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成心包炎肝周炎,肝脏肿胀(图3);有的病鸡肾脏肿胀,肾小管内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胰脏边缘有出血点或有白色坏死点或半透明坏死灶。个别病鸡胸肌腿肌有出血斑,法氏囊粘膜潮红有粘性渗出物。腿部鳞片下有出血(外观发暗,用剪刀一刮即可见到)。胸壁内侧脂肪、腺胃表面脂肪、腹部脂肪可见有出血点(图4)。
四、实验室化验:
1、 细菌学诊断:
无菌采集病鸡肝脏组织,在无菌超净台内划线接种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置37摄氏度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见培养基表面长有直径1—2毫米大小白色、湿润、隆起的菌落。经革兰氏染色,镜检见有呈浅红色两端钝圆的短杆菌。
2、 血清学诊断:
采集血液做学清血化验,分别做鸡新城疫、禽流感H5 禽流感H9血凝抑制试验,化验结果如下:
项目 | 数量 | 4log2 | 5log2 | 6log2 | 7log2 | 8log2 | 9log2 | 平均数 |
ND-HI | 30 | 6 | 8 | 12 | 4 | 5.47 | ||
AI-H9 | 30 | 6 | 10 | 8 | 4 | 2 | 6.53 | |
AI-H5 | 30 | 0 | 0 |
3、 药品试验:
康农粉18mm、左旋氧氟沙星14mm、盐酸环丙沙星13mm、丁胺卡那霉素11mm、其余磷霉素钠、头孢噻呋、头孢曲松、诺氟沙星均无效。
实验结果: 康农(氟苯你考)高敏,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呈中敏。
四、 综和诊断:
经过对该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综合诊断为低致病性禽流感H9与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五、 防治与体会:
1、 治疗:
(1)用荆防败毒散按1克/只鸡/天,煮水饮用,药渣拌料,1次/天。
(2)泰乐菌素500ppm+强力霉素100ppm混合饮水1次/天
(3)10%氟苯尼考(康农)100克兑200公斤水,1次/天
(4)饲料中拌复合多维素(高力维他),加强管理,适当通风。
以上方法连用四天,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 体会:
(1) 禽流感H9型是由禽流感低毒力的H9N2亚型病毒所致,一般不会引起家禽高的死亡率,如果死亡率较高,主要因为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结果。在中低毒力禽流感病毒H9N2感染家禽后,损伤易感家禽的呼吸道、消化道粘膜,有利于大肠杆菌,败血霉形体侵入,引发继发感染,造成高的死亡率。
(2) 该病主要发生日龄在22—30日龄左右,尤其鸡新城疫疫苗第二次免疫以后发生较多。易让人怀疑是鸡新城疫免疫所致,发生误诊。
(3) 发病后用药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单用呼吸道药和大肠杆菌药品,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所以在治疗时要考虑病毒病的感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的办法,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 在肉鸡免疫程序中建议加免鸡新城疫+禽流感H9 疫苗,以提高鸡群整体抗病毒感染的能力,防止感染病毒病。
(5) 加强鸡群粘膜系统免疫,保护粘膜系统的完整性,多使用维生素ADE等,使病毒细菌不易侵入感染。
(6)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鸡群生物安群体系措施的落实,提高鸡群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