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碘-30在水产上的应用
(一)澳碘-30是规模化水产养殖中高效安全的消毒剂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养殖动物放养密度的不断增大,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爆发频率越来越高,病情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用一些消毒剂对苗种、水源、饲料、工具等进行不断消毒,杀灭水体中和养殖动物体表的病原体,以此切断病原体的传播。在国外,水产养殖中已经大量使用碘附类消毒剂,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同为碘附类产品的澳碘-30以其安全、广谱、高效、强效等特点,是水产养殖中的首选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消毒中的多个环节。
水产养殖动物易出现的各种疾病,绝大部分都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澳碘可以防治绝大部分水产动物的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对水产养殖中的主要致病菌如嗜水气单胞菌、点状气单胞菌、柱状嗜纤维菌以及各种水产病毒等均有良好杀灭效果。
与一般的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剂相比,澳碘-30由于含有比较多的中强酸,对水体pH的调控能力大大强于聚维酮碘,因此在稀释高倍数后仍能使消毒体系维持一个弱酸性或者中性环境,比聚维酮碘能更加显著地增强碘的杀菌功效。在相同的有效碘含情况下,杀菌效力优于聚维酮碘类消毒剂。
(二)澳碘-30在水产中的使用方法
①一般使用方案
用水稀释3000~5000倍后全泼洒,一次量
治疗:每1m3水体2.25~3.75mg(以有效碘计)(每亩水体水深1米用本品50~83ml,0.07 ~ 0.12ppm),一日2次。
预防:每1m3水体2.25~3.75mg(以有效碘计)(每亩水体水深1米用本品50~83ml),15天1次
②使用技巧
1.使用前先用水立净或增氧调水灵等水质改良剂进行水质调节,降低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使用效果更加;
2.当水体中的pH值较高时,可先用醋酸或者磷酸将pH值调节到7左右(当有车轮虫等寄生虫疫情时,建议使用醋酸调节(因为醋酸对对多种水产寄生虫如车轮虫和小瓜虫等有良好杀灭效果),配合澳碘-30使用),再使用本品全池泼洒(对虾等喜欢生活在弱碱性环境中的水产品,可以不用酸调节pH值,适当增大用量即可);
3.使用时,为了避免局部浓度过高,施药时最好开动增氧机;
4.由于清晨水体pH值一般较低,所以本品在晴天清晨时使用更佳。
(三)澳碘-30在水产中的推荐方案
①澳碘-30在鳗鱼养殖中的应用
鳗鱼对水体pH值的要求一般是6.5~8.5,有些鳗鱼是在弱碱性环境中最适宜生长;但是澳碘-30为含酸产品,在中性或者偏酸性环境中才能发挥良好杀菌效果,pH8时(指加入澳碘后混匀)澳碘就会加速失效。
建议:密切观察添加澳碘时pH值变化,尽量使水体pH值调节到8以下(可以用醋酸或者磷酸调节,或者直接增大澳碘-30用量也可以调节水体pH值);2ppm以下都是安全用量(即每667立方米水体用量1334ml以下)。
主治:可以很好地治疗腐皮病、败血症、爱德华氏病、鳗弧菌病、鳗红鳍病、细菌性烂腮病、红点病、烂尾病、水霉病等。
推荐用法用量:使用时将本品稀释3000~5000倍后全泼洒,一次量
治疗:每立方米水体用0.4~0.6ml(即每亩水体水深1米用本品267~400ml),1天2次。
预防:每立方米水体用0.4~0.6ml(即每亩水体水深1米用本品267~400ml),15天1次。
②澳碘-30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对虾养殖中水体的pH值要求为7.5~8.5,所以使用澳碘-30时应密切注意pH值变化情况;由于澳碘-30调节水体的pH值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对虾消毒时可以适当采用增大用量的方案来调节水体pH值。
澳碘-30适合用于对虾的红体,白斑,抖抖,红腿,黑鳃,黄鳃,黑斑,断须,烂眼,肌肉白浊,虾体发光,桃拉综合症等病。
推荐用法用量:使用时将本品稀释3000~5000倍后全泼洒,一次量
治疗:每立方米水体用0.4~0.6ml(即每亩水体水深1米用本品267~400ml),1天2次。
预防:每立方米水体用0.4~0.6ml(即每亩水体水深1米用本品267~400ml),15天1次。
治疗幼虾时,用量减半。
③澳碘-30在甲鱼养殖中的应用
澳碘-30可以有效防治甲鱼养殖中易出现的腮腺炎、白底板病、红脖子病、红底板病、腐皮病、白斑病、疥疮病、纤毛虫等。用法用量参考对虾养殖中的方案。
(四)澳碘-30在具体应用时对水体pH值的调节作用
①澳碘-30一般稀释时的pH值变化(用pH7.0的水进行稀释)
稀释倍数 pH值
100 1.59
200 1.84
500 2.15
1000 2.42
2000 2.72
3000 2.96
②澳碘-30在养殖水体中稀释时大致的pH值变化(下表为估算值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因水质不同会有差异)